比尔盖茨是如何设计股权,带领微软一路高歌?
2019年5月8日 | 股加加
早在1975年,比尔·盖茨和保罗·艾伦合伙创办了微软,当时微软创始人比尔·盖茨与合伙人保罗·艾伦的股权比例是这样的:保罗·艾伦占比40%,比尔盖茨占比60%。
两年后,比尔·盖茨和保罗·艾伦签署了一份非正式协议,在这份协议里,两个人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,比尔·盖茨与保罗·艾伦的股权份额分别是64%和36%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比尔·盖茨的年薪是1.6万美元是企业的管理者中工资最低的。这种实际是企业的第一大股东,却拿着最低的工资,极大地激励着微软的其他合伙人,对合伙人团队起到很大的凝聚作用。
当微软经历了6年发展,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之路,企业里又新加入了四位合伙人。这时,作为创始人的比尔·盖茨对自己与合伙人之间的股权架构是这样设计的:
比尔·盖茨占比53%
保罗·艾伦占比31%
其他四人占比16%
事实上,懂得股权设计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比尔·盖茨设计的这个股权构架是不合理、不科学的。这样的股权结构没有给企业里辛苦工作的老员工任何利益,因此这样的股权结构也引起了微软老员工的不满。
庆幸的是,比尔·盖茨在后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,为了纠正这一问题,他开始给员工配股。他规定,在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员工才有资格获得股票,而这些股票会在以后的4年分八次支付给员工。比尔·盖茨无疑是成功的,微软高速发展,到1992年,微软的股票每股达到1500美元,这使那些持有微软股票的员工拥有了大量财富。
同时,比尔·盖茨还对员工制定了各种股票奖励形式,以吸引高端人士进入企业。
虽然微软的股权结构在中间也有些波折,但大凡成功的企业,哪个不是经历数次的变革才走向成功的。综合来说,微软的创始人比尔·盖茨和其合伙人之间的股权结构算是经典的成功案例了。这样的股权结构,既保证了创始人的绝对控股权和合伙人的利益,又兼顾了员工激励和人才引进等方面,微软的股权结构是值得每一个企业学习的。
合伙人股权设计实操
中小企业要想自己的企业避免因股权结构爆发“流血战争”,像微软一样既保证创始人的绝对控股和合伙人的利益,又兼顾员工激励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就需要把握以下四个要点:
1、简单明晰
简单”是指股东人数不能太多,对于中小企业,我们的建议是3个人为宜;“明晰”是指股权结构清晰,不存在交叉持股、隐名股东等。
2、存在核心大股东
股权结构一定要确保创始人的地位,创始人要是核心大股东,拥有企业的表决权和控股权。大股东不清晰,股权分配将无从谈起,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股权纠纷。比如,前面案例说到的真功夫的股权之争,就是因为大股东不清晰——蔡达标和潘宇海分别持股50%和47%,博弈型股权结构,导致出现意见分歧时无法决策,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.
3、风险最小化
合伙人股权结构设计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,即创始人和投资人、创始人和员工之间、合伙人之间因为内讧而产生的风险。中小企业在设计股权结构时要想法设法地避免这三个风险,
4、利益最大化
中小企业创始人在设计股权结构时还要力图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比如,你的企业要想实现IPO,在设计股权结构时,就应该按照IPO的法律法规设计。
总之,合伙人股权结构是一个弹性可塑的动态交互模式,创始人应充分考虑公司的现有价值、发展方向、经营状况、股权激励计划和未来的融资需求以及出资人价值、投资额、收益兑现等因素,在进行深入分析后做统筹规划,并根据公司的发展变化及合伙人变动等实时调整股权结构,让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节奏。
·END·
股加加致力于千万企业的股权服务,涉及股权架构、股权激励、股权税筹多个方面~点击下方,立即给股权做健康体检
公众号|知乎|微博|头条:股加加
评论